福建深沪湾牡蛎礁的成因分析

被引:15
作者
俞鸣同
藤井昭二
坂本亨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2] 藤井环境地质研究所
[3] 四日市大学环境情报学部
关键词
牡蛎礁; 成因和环境; 晚更新世; 末次海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7.2 [海底地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牡蛎礁贝壳属种做了鉴定和 14测年,对牡蛎礁充填物做了粒度分析、矿物分析、有孔虫分C 析、幼体贝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牡蛎礁由长重蛎、近江重蛎及泥沙组成,属于福建沿海晚更新世末次海侵(~)河口产物。牡蛎礁起始于~海侵过程中沦入浅海 44 00020 000 a.B.P. 23 000 a.B.P. -15-20m; ; 海退时完成造礁。现今,牡蛎礁出露低潮带是地壳上升和海岸侵蚀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福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及晚更新世牡蛎滩遗迹介绍 [J].
徐起浩,冯炎基 .
地震地质, 1994, (04) :344-345
[2]   福建晚更新世海侵问题探讨 [J].
曾从盛 .
热带海洋, 1993, (01) :39-45
[3]   深沪湾古森林遗迹和牡蛎礁的14C年代 [J].
王明亮 ;
许志峰 ;
洪阿实 .
台湾海峡, 1991, (01) :103-104
[4]   福建沿岸晚更新世末次海侵及其海平面的变化 [J].
杨建明 .
海洋科学, 1988, (05) :5-9
[5]   福建深沪湾潮间带发现晚更新世牡蛎海滩岩 [J].
徐起浩 ;
冯炎基 ;
杜文树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7, (04) :38-38
[6]  
第一次全国14C学术会议文集[M]. 科学出版社 , 《第一次全国14C学术会议文集》编辑小组, 1984
[7]  
沉积岩(物)粒度分析及其应用[M]. 地质出版社 , 成都地质学院陕北队 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