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大陆岩石圈结构分析

被引:13
作者
徐克定
机构
[1] 浙江石油勘探处
关键词
华南地区; 地壳; 大地电磁测深; 大地构造; 板块构造; 构造地质学; 构造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中国南方多条大地电磁剖面揭示,研究区内大陆岩石圈具清楚的层圈结构。根据高阻层、高导层间互成层的特点,可分出壳内、壳幔、幔内三组高导层。根据高导层的埋深、变形、组合特点,中国南方可分成华北、扬子、康滇中间、华夏四个微板块,各微板块可进一步分为陆壳板段和过渡壳板段。陆壳板段中各高导层广泛分布,地壳三分性清楚,产状平缓,有统一的结晶基底;过渡壳板段中各高导层常有缺失,倾角较大,常受到错断,没有统一的结晶基底。认为华北微板块与扬子微板块间的结合带具有不对称扇状结构的特点,而扬子微板块与华夏微板块间的结合带具有剪刀式闭合结构的特点。微板块之间的构造活动主要受幔内第一高导层控制,微板块内部的构造活动主要受中地壳高导层控制,也受幔内第一高导层控制;而莫霍面构造主要反映了近期构造阶段的地球动力学特征,它对区域构造控制较差。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油气勘探与地壳深部构造研究 [J].
邵学钟 ;
张家茹 ;
殷秀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2) :3-5
[2]   华南晚前寒武纪剪刀式开合构造及其动力学 [J].
徐志刚 .
地质学报, 1995, (04) :285-295
[3]   扬子地区盆褶山系深部结构的动力学探究 [J].
范小林 ;
陆国新 ;
蒋洪堪 .
石油实验地质, 1993, (04) :33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