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的定量研究

被引:36
作者
陈颇
赵恒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关键词
产业集聚; 行业集中度; 空间集聚指数; 体育用品制造业;
D O I
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09.01.016
中图分类号
G80-05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基于市场行业集中度指标(CRn)与产业空间集聚指数(β),对中国7大类体育用品制造行业2002—2007年的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定及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02—2007年我国7大类体育用品制造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排名前6位的省(市)主要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和上海,该6个地区均隶属东部,中、西部则榜上无名,说明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2002—2007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球类制造业、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与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空间集聚指数均呈增长趋势,而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的产业空间集聚指数却呈下降趋势。按其增幅大小顺序依次为: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球类制造业>体育用品制造业>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2007年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业、球类制造业和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空间集聚指数分别位居前三甲(β>0.1),其余4大类体育用品制造行业也均大于0.05,产业空间集聚指数位于0.05及以下的体育用品制造行业则为无,表明我国区域体育用品制造行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已非常显著。同时,就国内7大类体育用品制造行业的产业空间集聚指数与工业生产总值展开相关分析发现,中国工业总产值和体育用品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存在较高的正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管理绩效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 [J].
陈颇 ;
殷樱 ;
夏崇德 .
体育科学, 2008, (03) :28-33+85
[2]   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聚与形成机制 [J].
贺灿飞 ;
潘峰华 ;
孙蕾 .
地理学报, 2007, (12) :1253-1264
[3]   体育用品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程度的实证研究 [J].
陈颇 ;
贾清秀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7, (06) :536-540
[4]   永康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竞争力与发展对策 [J].
卢佩霞 .
经济论坛, 2007, (18) :24-27
[5]   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集聚实证研究 [J].
褚淑贞 ;
张丽丽 ;
韩之俊 .
经济问题, 2007, (05) :53-55
[6]   江苏省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的实证分析 [J].
朱珠 .
经济问题, 2007, (05) :65-67
[7]   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及实证研究 [J].
王子龙 ;
谭清美 ;
许箫迪 .
科学学研究, 2006, (05) :706-714
[8]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 [J].
王子龙 ;
谭清美 ;
许箫迪 .
中国软科学, 2006, (03) :109-116
[9]   区域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实证研究 [J].
蔡宝家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6, (01) :31-34
[10]   我国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J].
杨再淮 ;
项贤林 ;
曹福毅 ;
余询 ;
周战伟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6, (01) :1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