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工业化的后发优势与实现途径

被引:3
作者
黄伟
叶慧
王雅鹏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后发优势; 技术; 制度; 学习能力; 农村工业化;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07.04.040
中图分类号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本文首先从后发优势对农村工业化的作用机理角度出发,建立了一个简单模型,得出了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可以从东部发达农村地区工业的技术和制度中直接获取后发优势的结论,但这种优势是不能自我实现的,而是受到区域间的差距和西部地区学习能力的制约。因此要推动西部地区的农村工业化,必须充分利用与东部地区存在的技术、制度等差距,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通过引进、吸收、模仿等方式来完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0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农村文化资源开发——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超越之路 [J].
聂华林 ;
李莹华 .
经济问题, 2006, (01) :52-54
[2]   东西部差距的制度分析 [J].
刘菁蓉 .
商场现代化, 2005, (21) :217-218
[3]   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J].
何国勇 ;
徐长生 .
经济学家, 2004, (05) :16-22
[4]   后发优势研究述评 [J].
郭熙保 ;
胡汉昌 .
山东社会科学, 2002, (03) :15-20
[5]   后发优势: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因分析 [J].
王必达 ;
田淑萍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5) :91-95
[6]   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新世纪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 [J].
陆德明 ;
张伟 .
经济评论, 2001, (03)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