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甘薯瘟病菌致病性分化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9
作者
赖文昌
卢同
张联顺
池燕斌
机构
[1] 福州市农科所
[2] 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
关键词
致病性; 甘薯瘟病; 菌系; 抗瘟性; 福建省; 应用研究; 科学研究;
D O I
10.19303/j.issn.1008-0384.1987.02.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84~1986年共测定福建省26个县(市)甘薯瘟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113个菌株,据其致病力强弱,划分为五个菌系群(Ⅰ~Ⅴ)。从Ⅰ群到Ⅴ群致病力逐渐增强。分布最广的为Ⅱ群菌,占测定菌的44.3%;致病力最强的Ⅴ群菌,占测定菌的9.7%。菌株之间致病力表现为数量级差异,尚未发现有明显的特异性反应。甘薯瘟病菌分布特点是老病区又连续种植抗瘟品种的强,新病区种不抗瘟品种的弱。用Ⅱ~Ⅳ群菌的3个代表性菌株测定省甘薯区试、预试及南方区试的品种,有二个品种表现强的抗病性。用Ⅰ~Ⅴ群菌的113个菌株测定结果表明,我省当家种新种花为高感品种,330、闽抗329为抗病品种。闽抗329表现抗瘟、高产、早熟及品质较优。1984~1986年已推广80多万亩,占薯瘟区面积90%以上。330的抗瘟性、适应性、萌芽性及贮存性均比闽抗329好,1987年已种植5万多亩。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甘薯新品种“闽抗329”的抗瘟性研究 [J].
张联顺 ;
卢同 .
植物保护, 1985, (05) :8-9
[2]   我国植物青枯菌的生化型和其他生理差异 [J].
华静月 ;
张长龄 ;
何礼远 .
植物保护学报, 1984, (01) :43-50
[3]   广西花生青枯病菌系分化鉴定 [J].
廖碧辉 ;
余华就 ;
蔡骥业 ;
郭兆安 ;
李文溶 .
广西农业科学, 1984, (01) :41-44
[4]   甘薯瘟病菌致病力变异的初步研究 [J].
方树民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83, (02) :163-168
[5]   甘薯抗瘟病品种的研究 [J].
张联顺 ;
王清中 ;
林庆煌 .
植物保护学报, 1982, (03) :149-152
[6]   不同寄主植物青枯菌菌株的比较研究 [J].
任欣正 ;
韦刚 ;
齐秋锁 ;
方中达 .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04) :3-1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