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流溪河水库后生浮游动物生物量谱时空异质性

被引:12
作者
林秋奇
赵帅营
韩博平
机构
[1]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后生浮游动物; 生物量谱; 异质性; 热带水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于2001年4月至2002年12月调查了流溪河水库后生浮游动物,建立后生浮游动物乍物量谱并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后生浮游动物Sheldon型生物量谱并不是平谱,生物量随着浮游动物粒径(等效球体直径,ESD)的增大而增大.轮虫在粒径大小范围为50-160μm内生物量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减少;枝角类(100-512μm ESD)的生物量谱呈‘单峰型’.最大生物量出现在中等大小的粒径组(200-256μm).桡足类的生物量大约占总后生浮游动物生物量的60%,为水库后生浮游动物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粒径分布范围较宽,覆盖了轮虫和枝角类.总体而言,桡足类生物量随着粒径的增大而逐渐增大.河流区后生浮游动物标准生物量谱斜率为-0.75;湖泊区标准生物量谱斜率为-0.58在河流区.后生浮游动物生物量中轮虫和无节幼体所占的比例要高于湖泊区,而湖泊区温中剑水蚤和舌状叶镖水蚤的成体和晚期桡足幼体所占的比例高于河流区.由于河流区小个体的优势度大于湖泊区,因此河流区后生浮游动物标准谱的斜率小于湖泊区.从后生浮游动物大小分布的季节性变化看,湖泊区季节性变化不明显;河流区则变化显著,丰水期标准化谱的斜率大于-0.75.枯水期小于-0.75,斜率的变化与水位波动呈正相关关系.水库库盆的形状及水动力学的时空差异可能是影响浮游动物大小分布时空差异的重要非生物因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661 / 66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流溪河水库水动力学对营养盐和浮游植物分布的影响 [J].
林秋奇 ;
胡韧 ;
韩博平 .
生态学报, 2003, (11) :2278-2284
[2]   THE SIZE STRUCTURE OF PLANKTON DURING A DEEP BLOOM IN A STRATIFIED RESERVOIR [J].
ECHEVARRIA, F ;
RODRIGUEZ, J .
HYDROBIOLOGIA, 1994, 284 (02) :113-124
[3]  
Seasonality of aquatic invertebrates in low-latitude and Southern Hemisphere inland waters[J] . R. C. Hart.Hydrobiologia . 1985 (1)
[4]  
Tropical lakes — functional ecology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he need for a process-orientated approach[J] . Jens Petter Nilssen.Hydrobiologia . 1984 (1)
[5]   THE EFFECT OF BODY SIZE ON ANIMAL ABUNDANCE [J].
PETERS, RH ;
WASSENBERG, K .
OECOLOGIA, 1983, 60 (01) :89-96
[6]  
Organisation in the pelagic ecosystem[J] . T. Platt,K. Denman. . 197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