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视阈下中国学术话语权发展路径的转换

被引:9
作者
张连海
机构
[1] 湖北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学术共同体; 学术话语权; 西方话语; 中国话语;
D O I
10.13501/j.cnki.42-1328/c.2017.05.024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面对西方话语霸权的冲击,中国学术界提出三种应对思路:国际化、本土化和洋为中用。三种思路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对抗性诉求。全球学术界可视为一个学术共同体。共同体内,学术话语权是在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的过程中实现的。提升学术话语权只能依靠知识生产的质量、知识表达的特色以及知识传播的广度等交流性诉求。因此,中国学术话语权的发展路径应从对抗性诉求转向交流性诉求,从西方话语研究中国到中国话语研究世界。具体而言,中国学术界应从专注"自我"研究转向"自我"研究与"世界"研究并重,通过研究领域的扩大来提升知识生产的质量;以中国的话语而不是西方话语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凸显知识表述的特色;在此基础上,积极与全球学术共同体交流沟通,扩大知识传播的广度,以此,推动全球学术话语体系结构变化,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6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