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产量因子QTL整合图谱构建与“一致性”QTL确定

被引:13
作者
王晓丽 [1 ]
李新海 [2 ]
王振华 [1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关键词
玉米; 产量因子; 数量性状位点(QTL); 整合图谱; 统合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应用生物信息学手段,收集和整理了411个玉米产量及构成因子QTL相关信息,借助高密度玉米遗传图谱IBM2 2005 Neighbors,采用BioMercator2.1软件构建出含221个QTL的整合图谱。采用统合分析方法,在LOD值大于4.0时于玉米第6染色体上确定1个与穗数、粒重和单位籽粒产量相关的"一致性"QTL,由标记bnlg1732和bnl8.08c界定,间距14.51cM。从MaizeGDB网站下载"一致性"QTL区间内基因和标记的原始序列,通过NCBI网站在线软件BLASTx同源比对分析,初步获得3个产量位置候选基因。利用比较基因电子定位策略,将53个水稻和玉米产量相关基因定位到玉米IBM2 2005 Neighbors图谱上,在"一致性"QTL区间内发现1个控制水稻分蘖数基因,初步确定为产量位置候选基因。本文结果为确定有关玉米产量因子的QTL及其候选基因提供了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756 / 761+838 +8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玉米雌穗扁平性状的遗传研究 [J].
徐德林 ;
蔡一林 ;
刘志斋 ;
王久光 ;
王国强 ;
陈天青 ;
吕学高 .
核农学报, 2007, (06) :557-561
[2]   氮胁迫和正常条件下玉米穗部性状的QTL分析 [J].
刘宗华 ;
汤继华 ;
卫晓轶 ;
王春丽 ;
田国伟 ;
胡彦民 ;
陈伟程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11) :2409-2417
[3]   基于玉米综合QTL图谱的比较分析及株高QTL的统合分析 [J].
王毅 ;
姚骥 ;
张征锋 ;
郑用琏 .
科学通报, 2006, (15) :1776-1786
[4]   玉米产量及构成因子主效和上位性QTL的全基因组扫描分析 [J].
严建兵 ;
汤华 ;
黄益勤 ;
郑用琏 ;
Subhash Chander ;
李建生 .
科学通报, 2006, (12) :1413-1421
[5]   不同生态环境下玉米产量性状QTL分析 [J].
兰进好 ;
李新海 ;
高树仁 ;
张宝石 ;
张世煌 .
作物学报, 2005, (10) :1253-1259
[6]   干旱条件下玉米耐旱相关性状的QTL一致性图谱构建 [J].
李雪华 ;
李新海 ;
郝转芳 ;
田清震 ;
张世煌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5) :882-890
[7]   玉米和水稻重要性状QTL的比较研究 [J].
严建兵 ;
汤华 ;
黄益勤 ;
郑用琏 ;
李建生 .
遗传学报, 2004, (12) :1401-1407
[8]   玉米雌雄开花间隔天数、结穗率与产量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英文) [J].
李新海 ;
刘贤德 ;
李明顺 ;
张世煌 .
ActaBotanicaSinica, 2003, (07) :852-857
[9]   玉米SSR遗传图谱的构建及产量性状基因定位 [J].
向道权 ;
曹海河 ;
曹永国 ;
杨俊品 ;
黄烈健 ;
王守才 ;
戴景瑞 .
遗传学报, 2001, (08) :778-784
[10]   QTL and candidate genes phytoene synthase and ζ-carotene desaturase associated with the accumulation of carotenoids in maize [J].
Wong, JC ;
Lambert, RJ ;
Wurtzel, ET ;
Rocheford, TR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4, 108 (02) :349-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