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环境意识的偏失及矫正——来自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的调查

被引:6
作者
梁发祥 [1 ]
曹娟玲 [2 ]
罗荣娥 [3 ]
曹瑞林 [4 ]
罗卫国 [1 ]
机构
[1]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
[2]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理系
[3]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水利水保局
[4] 甘肃省定西市水务局
关键词
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 农民环境意识; 偏失; 矫正;
D O I
10.13300/j.cnki.hnwkxb.2010.03.002
中图分类号
X-4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及普及];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调查显示该区域农民的环境意识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偏失,表现在农民的浅层环境意识和深层环境意识不平衡、不同年龄段农民的环境意识不平衡和农民的环境知识与环保行为脱节等方面。为了提高农民环境意识,为区域环境保护及生态重建提供软件条件,亟需通过如下农民环境教育措施予以矫正:明确政府自身职责,强化对农民环境教育的战略认识;挖掘本土知识,实现环境教育内容的本土化;发挥中小学生的作用,积极推进环境"反哺"教育;注重利益需求,推动农民环境"知识"向环保"行为"有效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5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以社区生态文化推动我国农村环境保护 [J].
宋言奇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7) :15-18
[2]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链接途径研究 [J].
杨维军 .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6-12
[3]   基于国际环境教育的西部农村环境教育发展策略 [J].
王向东 .
地理教育, 2005, (01) :11-12
[4]   我国的贫困分布与生态环境脆弱相关度之分析 [J].
麻朝晖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1) :92-95
[5]   论生态脆弱带的食物保障与生态系统保护 [J].
吕耀 ;
谷树忠 ;
王道龙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1, (06) :26-29
[6]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当代中国农村区域性贫困问题研究(上) [J].
陈玉光,崔斌 .
开发研究, 1995, (04) :30-31
[7]  
地方性知识[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CliffordGeertz)著, 2000
[8]  
文化与承诺[M]. 河北人民出版社 , (美)米 德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