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及有效管理研究

被引:9
作者
周世强
机构
[1]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关键词
卧龙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方法论,有效管理;
D O I
10.16246/j.issn.1673-5072.1994.02.010
中图分类号
X36 [自然保护区划及其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自然保护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和卧龙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将保护区划分为天然维持区、控制利用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和利用区6个功能区,并对有效管理途径作了初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5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景观生态学.[M].肖笃宁等 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
[2]  
卧龙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及保护.[M].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川师范学院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  
现代生态学透视.[M].马世俊主编;.科学出版社.1990,
[4]  
自然保护区的理论与实践.[M].王献溥等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5]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M].《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编写委员会 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
[6]   卧龙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管理初探 [J].
周世强 .
资源开发与保护, 1991, (04) :247-248+259
[7]   卧龙珍稀濒危植物及其区系特征 [J].
周世强 .
四川林业科技, 1991, (03) :63-65
[8]   从生态经济观点论自然保护区的功能价值、系统结构及管理原则 [J].
周世强 .
生态经济, 1988, (S1) :74-74
[9]   卧龙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土壤及其垂直分布规律 [J].
张万儒 .
林业科学, 1983, (03) :25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