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阴道微生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6
作者
王守兰 [1 ]
魏倩 [1 ]
谭玉洁 [2 ]
机构
[1] 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2]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
关键词
孕妇; 产妇; 微生态; 乳杆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14.2 [病理妊娠(异常妊娠)];
学科分类号
100211 ;
摘要
目的探讨孕产妇阴道微生态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孕产妇菌群失衡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在医院就诊的妊娠组孕妇和产后组产妇各400例,采用用pH1.8~9.0拭纸进行阴道测定,对阴道菌群的密集度、多样性、优势菌、炎症反应等进行微生态检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激素水平。结果产后组菌群临界阳性率为45.25%,低于妊娠组的53.75%(P<0.05);产后组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率为43.00%,高于妊娠组的19.75%(P<0.05);产后组检出乳杆菌数量0及<1个分别占11.75%及24.75%,均高于妊娠组(P<0.05);产后组检出乳杆菌数量1~4及5~30个分别占9.50%及6.50%,均低于妊娠组(P<0.05);产后组pH值为6.22±1.13,高于妊娠组的5.59±1.07(P<0.05);产后组H2O2、LE和唾液酸苷酶阳性率分别为50.75%、31.15%和28.00%,均高于妊娠组(P<0.05);产后组卵泡生成激素、催乳激素、孕酮和雌二醇分别为(9.18±1.95)U/L、(1718.28±184.05)U/L、(2.57±0.49)mmol/L和(1068.54±171.61)pmol/L,与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妇女雌激素水平较孕期降低,阴道乳杆菌数量减少、pH值升高、微生态变化较大,导致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增高。
引用
收藏
页码:5468 / 547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周亚芬 ;
张静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04) :852-854
[2]   纵向研究妊娠期妇女的阴道微生态状况 [J].
王叶平 ;
潘利琴 ;
邵洁白 ;
王姿斌 ;
沙丽晓 ;
王佐 ;
林晓华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2, 24 (05) :437-439+441
[3]   产后妇女阴道菌群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杨秀丽 ;
杨慧霞 ;
段涛 ;
贺晶 ;
孙丽洲 ;
余艳红 ;
刘兴会 ;
李小毛 .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9, (07) :496-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