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要素贡献和中国经济增长根源的对比检验

被引:25
作者
董直庆 [1 ]
王林辉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2]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分类要素; 经济增长; 对比检验;
D O I
10.19523/j.jjkx.2007.06.003
中图分类号
F123 [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本文利用我国1952-2005年和1978-2005年两个样本区间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并评价不同样本区间内要素贡献以及要素贡献是否存在阶段性变化特征。广义矩估计检验和对比结果显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制度贡献的稳健性和显著性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要素,其中我国约70%的经济增长来自于资本和劳动投入。要素对资本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表明,贸易对经济增长效率影响最为显著。同时,利用状态空间模型测度结果发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金融、贸易和制度在经济发展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同影响。即要素对经济增长作用存在阶段性变化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技术效率、资本深化与地区差异——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中国地区收敛分析 [J].
傅晓霞 ;
吴利学 .
经济研究, 2006, (10) :52-61
[2]   产出吸引、制度演进与增量改革的产权边界——基于中国制度演进路径的动态考察 [J].
江曙霞 ;
董保民 ;
张小博 .
经济研究, 2006, (09) :62-74
[3]   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 [J].
王小鲁 ;
樊纲 .
经济研究, 2004, (01) :33-44
[4]   中国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经验研究 [J].
沈坤荣 ;
李剑 .
经济研究, 2003, (05) :32-40+56
[5]   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 [J].
樊纲 ;
王小鲁 ;
张立文 ;
朱恒鹏 .
经济研究, 2003, (03) :9-18+89
[6]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以制造业为例 [J].
林毅夫 ;
章奇 ;
刘明兴 .
世界经济, 2003, (01) :3-21+80
[7]  
内生制度、最优治理和我国经济增长[D]. 李富强.吉林大学 2006
[8]  
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M]. 中信出版社 , 张宇燕,高程著, 2004
[9]  
The Rise of Europe: Atlantic Trade,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J] . Daron Acemoglu,Simon Johnson,James Robins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5 (3)
[10]   Do democratic transitions produce bad economic outcomes? [J].
Rodrik, D ;
Wacziarg, R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5, 95 (02) :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