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鄱阳县为例

被引:20
作者
匡丽花
叶英聪
赵小敏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生态适宜性;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鄱阳县;
D O I
10.13836/j.jjau.2014145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1402 ;
摘要
在假设土地扩张运动是在水平方向,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评价整个县域的土地生态适宜性。选取城乡建设用地和生态保护用地作为源,选取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策因素3个因素8个因子为阻力评价因子,求取土地分别用于生态保护用地扩张和建设用地扩张的阻力,来判断土地适合生态保护用地扩张还是建设用地扩张。当MCR生态保护>MCR建设用地时,适宜建设用地扩张;当MCR生态保护<MCR建设用地时,适宜生态保护用地扩张;当二者相等时,为生态保护用地扩张和建设用地扩张的分界线。运用此模型评价鄱阳县土地生态适宜性并得出以下结论:(1)适宜生态保护用地扩张的土地占县域面积的74.69%,适宜建设用地扩张的土地占县域面积的25.31%;(2)根据最小累积阻力差值划分生态用地(建设用地)开发不困难、一般困难、较困难、困难4个区,划分结果可为鄱阳县土地生态用地或建设用地开发难易程度提供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903 / 9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江南水乡河网分区保护研究 [J].
金妍 ;
车越 ;
杨凯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1) :8-14
[2]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在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厦门为例 [J].
刘孝富 ;
舒俭民 ;
张林波 .
生态学报, 2010, 30 (02) :421-428
[3]   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理论与方法 [J].
杨少俊 ;
刘孝富 ;
舒俭民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1) :380-385
[4]   三明市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 [J].
黄大全 ;
张文新 ;
梁进社 ;
郧文聚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S1) (S1) :202-207+256
[5]   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的景观通达性分析 [J].
王瑶 ;
宫辉力 ;
李小娟 .
地理空间信息, 2007, (04) :45-47
[6]   生态适宜的城市发展空间分析方法与案例研究 [J].
刘毅 ;
李天威 ;
陈吉宁 ;
张林波 ;
王维 ;
佟庆远 ;
吕春英 .
中国环境科学 , 2007, (01) :34-38
[7]   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与展望 [J].
邱炳文 ;
池天河 ;
王钦敏 ;
吴靖 ;
不详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4, (05) :20-23+44
[8]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分析 [J].
程吉宏 ;
王晶日 .
环境保护科学, 2002, (04) :52-54
[9]   福州市晋安区土地适宜性评价 [J].
陈松林 ;
刘强 ;
余珊 ;
林志垒 .
地球信息科学, 2002, (01) :61-65
[10]   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J].
俞孔坚 .
生态学报, 1999, (01)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