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燕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技术

被引:7
作者
范银燕,崔林
机构
[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裸燕麦,幼穗,愈伤组织,再生植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603.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主要研究了3个裸燕麦品种不同幼穗长度的离体培养效应。结果表明:(1)幼穗离体培养的适宜长度为1.0~2.0cm,出愈率为74.7%;(2)基因型在幼穗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3个品种的幼穗出愈率有显著的差异;(3)通过调节培养基中的激素,可以获得较高的出愈率和绿苗率;(4)愈伤组织再生植株既可通过器官发生途径,也可以通过胚胎发生途径来形成,这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比例。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基因型和培养基对小麦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 [J].
崔海瑞 ;
方仁 ;
程增书 .
华北农学报, 1991, (S1) :64-68
[2]   大麦成熟胚培养的培养基研究 [J].
潘向群 ;
梁海曼 .
作物学报, 1991, (04) :27-33
[3]   水稻种胚离体培养的基因型效应 [J].
陈璋 ;
朱秀英 ;
卢勤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91, (01) :8-11
[4]   冬小麦幼穗不同发育期不同穗段离体培养的效应 [J].
王培 ;
裴翠娟 ;
陈玉蓉 .
华北农学报, 1990, (01) :28-32
[5]   小麦幼穗离体培养的研究——不同基因型的反应 [J].
曾寒冰 ;
李文雄 .
东北农学院学报, 1989, (03) :20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