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成都平原的晚新生代构造
被引:24
作者
:
李永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
成都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
李永昭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兵
[
2
]
机构
:
[1]
成都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
[2]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年
/ 04期
关键词
:
成都平原;
晚新生代构造;
喜马拉雅运动;
大邑砾岩;
雅安砾石层;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546 [新构造运动(新构造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根据成都平原晚新生代地层的展布、接触关系,以及与邻区的构造组合,对成都平原的基本构造格架进行了初步分析,描述了蒲江-新津断裂、大邑断裂、竹瓦铺断裂、绵竹断裂等晚新生代断裂,将成都平原的构造演化划分为6个阶段,对上述断裂的构造活动性与龙门山断裂带进行了分析对比。
引用
收藏
页码:371 / 3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四川绵竹酿春池温泉地质成因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多义
[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 479
-
485
[2]
从石油人工地震资料分析成都平原地震地质背景的新认识
黄圣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黄圣睦
何天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何天华
范明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范明祥
黎家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黎家盆
谢雄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谢雄飞
方和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方和弟
武至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武至慎
[J].
地震地质,
2003,
(04)
: 581
-
594
[3]
李勇等, 著.青藏高原东缘大陆动力学过程与地质响应[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4]
乐光禹等著.构造复合联合原理[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5]
刘兴诗 著.四川盆地的第四系[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6]
成都地质学院天全区调队.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50000天全幅[H-48-62-D]、灵关幅[H-48-62-B][K].1993
←
1
→
共 6 条
[1]
四川绵竹酿春池温泉地质成因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多义
[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 479
-
485
[2]
从石油人工地震资料分析成都平原地震地质背景的新认识
黄圣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黄圣睦
何天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何天华
范明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范明祥
黎家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黎家盆
谢雄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谢雄飞
方和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方和弟
武至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武至慎
[J].
地震地质,
2003,
(04)
: 581
-
594
[3]
李勇等, 著.青藏高原东缘大陆动力学过程与地质响应[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4]
乐光禹等著.构造复合联合原理[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5]
刘兴诗 著.四川盆地的第四系[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6]
成都地质学院天全区调队.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50000天全幅[H-48-62-D]、灵关幅[H-48-62-B][K].199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