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效率理论的发展与政府的微观经济角色附视频

被引:5
作者
刘志铭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天津
关键词
配置效率; X效率; 动态效率; 通功易事效率;
D O I
10.13975/j.cnki.gdxz.2003.04.009
中图分类号
F091.3 [近现代经济思想(1640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 ,完全竞争模型及其所确定的理想的配置效率状态 ,成为判断政府微观干预的根本标准。X效率理论和动态效率理论的发展 ,开始突破了配置效率的狭隘观念。现代奥地利学派则从市场是一个知识 (信息 )发现过程的视角 ,提出通功易事的概念 ,指出新古典意义上的经济无效率并不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对于政府来说 ,重要的不是去追求 (对于单个经济主体具有重要性的 )经济效率 ,而是要为经济主体追求经济效率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 ,即为通功易事提供便利。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2+60 +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Uncertainty, 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 ALCHIAN·A. Journal of Politics . 1995
[2]  
Allocative Efficiency VS X- Effiency. LEIBENSTEIN·H. The American Economist . 1996
[3]  
Competi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KIRZNER·I. M. . 1973
[4]  
WelfareEconomicsandExternalitiesinanOpenEndedUniverse:AnAustrianPerspective[M]. CORDATO.R.E. . 1992
[5]  
Information and Efficiency: Another Viewpoint. DEMSETZ·H.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 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