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打盐碱土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水分蒸渗特征

被引:11
作者
李取生
机构
[1] 暨南大学环境工程系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地表水分蒸发; 地表入渗; 土地盐碱化;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6.01.002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择东北松嫩平原西部典型地区,采用FAO56方法和实际田间定期观测相结合,分析了当地旱田和碱斑地两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地表水分蒸散和入渗特征及其对土地盐碱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玉米地这样相对蒸散量比较大的旱作农田来讲,水分亏缺和盐碱化主要发生在根层,而对表层土壤,即使在偏干旱年份,仍然有足够的水分入渗量来维持盐分平衡。碱斑地随着植被的破坏,总体上表层土壤蒸发和入渗量基本平衡,但是由于土壤水分蒸发过程中盐分浓度要比入渗过程中的盐分浓度大,表层土壤依然向盐碱化方向发展。采取适当的土地利用方式,建立耗水量与该地区降雨水平相适应的植被系统是控制区域土地盐碱化发展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应用因子分析研究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的退化 [J].
徐海量 ;
宋郁东 ;
陈亚宁 ;
艾合买提·那由朴 .
干旱区地理, 2005, (01) :21-25
[2]   干旱区土地荒漠化中人类因素分析 [J].
李香云 .
干旱区地理, 2004, (02) :239-244
[3]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地下水位及其合理深度确定 [J].
樊自立 ;
马英杰 ;
张宏 ;
王让会 ;
赵元杰 ;
周宏飞 .
干旱区地理, 2004, (01) :8-13
[4]   荒漠绿洲植被变化与景观格局耦合关系的研究——以新疆三工河流域为例 [J].
赵成义 ;
王玉潮 ;
李子良 ;
李国振 .
干旱区地理, 2003, (04) :297-304
[5]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研究综述 [J].
李锐 ;
杨勤科 ;
温仲明 ;
刘文兆 ;
赵世伟 ;
张成娥 ;
郭胜利 ;
徐学选 .
水土保持通报, 2002, (02) :65-70
[6]   松嫩平原土地次生盐碱化研究 [J].
李取生 ;
裘善文 ;
邓伟 .
地理科学, 1998, (03) :268-272
[7]  
土壤物理学[M].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华孟, 1993
[8]  
Incorporating Geological Effects in Modeling of Revegetation Strategies for Salt-Affected Landscapes[J] . Christopher J. Clarke,Richard W. Bell,Richard J. Hobbs,Richard J. George.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1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