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生态床的植物配置与净化效能研究

被引:6
作者
张媛
张驰
郭旋
刘淼
林洁
机构
[1]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复合生态床; 人工湿地; 生活污水; 水生植物;
D O I
10.19853/j.zgjsps.1000-4602.2010.05.027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复合生态床是由填料和植物按一定需要组合而成的梯级人工湿地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艺。结合山地城镇的地形特点构建了三级人工湿地生态床,并开展了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13.5 m3/d)研究。选择美人蕉、风车草、菖蒲、香蒲四种土著植物以及陶粒、钢渣、石灰石等3种填料,通过进行不同的组合,考察其对除污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美人蕉的生物量最大,对氮、磷的去除能力较强;最优植物组合为风车草—美人蕉—菖蒲,其对NH3-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69.85%、59.31%和75.04%。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99+103 +10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组合生态浮床在滇池入湖河流治理中的应用 [J].
高阳俊 ;
赵振 ;
孙从军 .
中国给水排水, 2009, 25 (15) :46-48
[2]   复合生态床修复北方景观水体的影响因素研究 [J].
丛科明 ;
刘书宇 ;
王立 ;
马放 ;
任南琪 .
中国给水排水, 2009, 25 (13) :77-79
[3]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与发展 [J].
韩潇源 ;
毕继胜 ;
宋志文 .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05, (06) :88-91
[4]   复合塘—湿地系统水生植物时空分布对氮磷去除的影响 [J].
彭剑峰 ;
王宝贞 ;
夏圣骥 ;
王琳 .
生态环境, 2004, (04) :508-511
[5]   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硝化能力研究 [J].
刘超翔 ;
董春宏 ;
李峰民 ;
胡洪营 ;
黄霞 ;
施汉昌 ;
钱易 .
环境科学, 2003, (01) :80-83
[6]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尹军, 2006
[7]   Enhancing nitrification in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utilizing a passive air pump [J].
Green, M ;
Friedler, E ;
Safrai, I .
WATER RESEARCH, 1998, 32 (12) :3513-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