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一种合适的脑缺血动物模型对于探寻疾病的发生以及防治至关重要。方法本研究采用双侧颈总动脉(CCA)永久性结扎法、双侧椎动脉(VA)电凝并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法、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并全身低血压3种不同的脑缺血模型制作方法处理大鼠,并于术后15d、30d、60d、90d4个不同时间点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检测结果,采用平均逃避潜伏期和搜索策略两个指标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脑缺血30d以内,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以双侧VA电凝并双侧CCA反复夹闭法和双侧CCA反复夹闭并全身低血压制作的模型组最差[术后30d,逃避潜伏期分别为:(29.23±5.39)s,(30.03±8.84)s;综合得分:(766.20±173.55)分,(610.20±73.81)分];脑缺血30~60d,以双侧CCA永久性结扎法和双侧VA电凝合并双侧CCA反复夹闭法制作的模型组最差[术后60d,逃避潜伏期为:(18.56±4.15)s,(20.61±4.87)s,综合得分:(449.4±95.45)分,(437.4±80.22)分];60d以上,以双侧CCA永久性结扎法制作的模型组成绩最差[术后90d该组的逃避潜伏期:(16.63±3.00)s;综合得分:(410.8±92.37)分]。结论不同脑缺血方式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和不同的缺血时间密切相关,适合于不同病因诱发的脑缺血梗死疾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