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予行政处罚论——基于我国《行政处罚法》第27条第2款规定之展开

被引:34
作者
尹培培
机构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关键词
不予处罚; 违法行为轻微; 及时纠正; 危害后果;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5.11.015
中图分类号
D922.11 [行政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行政处罚法》第27条第2款中的不予行政处罚是指,某个违法行为同时满足"轻微"、"及时纠正"、"未造成危害后果"这三个要件时,行政机关不得给予行政处罚。然而,由于三者语义空间较大,对其具体内涵的厘定需借助个案进行。司法实践表明,法院在认定"轻微"时,通常将数量、主观恶意、场合、手段等要素纳入考虑;在认定"及时纠正"时,以"危害后果发生之前"的纠正视为及时,且不考虑当事人做出纠正行为时的主观状态;对"危害后果"的认定限定于"法律所保护的利益"。然而三个要件之间并非泾渭分明、非此即彼,因此,法院对于某个违法行为能否适用该款规定的判断通常是综合各项因素进行的,但就考量因素本身却并未形成统一的判断标准。此外,不应将不予处罚与免予处罚混为一谈,二者在是否具有"违法性"问题上有着根本区别;与刑法上的"不认为是犯罪"相比,二者仅在违法行为的"度"上有所区别,在"质"上皆属不具有"可罚性"的违法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6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自由裁量权异化在中国的表现与成因 [J].
王志勇 .
学术月刊, 2015, 47 (05) :92-100
[2]   论法律解释之必要性 [J].
王利明 .
中国法律评论, 2014, (02) :87-98
[3]   美国联邦政府监管中的行政罚款制度研究 [J].
苏苗罕 .
环球法律评论, 2012, 34 (03) :103-115
[4]   刑法的明确性问题:以《刑法》第225条第4项为例的分析 [J].
陈兴良 .
中国法学, 2011, (04) :114-124
[5]   违反行政法义务的责任:在行政处罚与刑罚之间——基于《行政处罚法》第7条第2款之规定而展开的分析 [J].
章剑生 .
行政法学研究, 2011, (02) :10-24
[6]   罚抑或不罚?——基于行政处罚中“首次不罚”制度所展开的分析 [J].
章剑生 .
浙江学刊, 2011, (02) :47-51
[7]   论应受行政处罚行为的构成要件 [J].
江必新 .
法律适用, 1996, (06) :3-6
[8]   行政违法行为与行政处罚 [J].
姜明安 .
中国法学, 1992, (06) :42-46
[9]   论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关系 [J].
陈兴良 .
中国法学, 1992, (04) :25-32
[10]  
中国行政审判案例[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