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土壤酸化过程中铝的形态与小麦缺钙和铝毒发生的条件
被引:9
作者:
黄巧云,李学垣,徐凤琳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农化系
来源:
关键词:
土壤酸化,铝形态,铝毒,缺钙,小麦;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1995.02.009
中图分类号:
S153.5 [土壤溶液];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选湖北省南部不同酸度的红壤,加硫酸钙、氧化镁及氢氧化钙等处理,结合4d的小麦幼苗培养试验,探讨了土壤缺钙及铝毒发生的条件。从中选取既不缺钙又无铝毒的土壤,进行人工酸化处理,研究了土壤酸化过程中几种活性铝形态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H值从5.5下降至5.0或更低的过程中,土壤上生长的小麦可能经历着钙充足→缺钙→缺钙和铝毒并存这样的转变过程。对于交换性钙含量高于4cmol/kg的土壤,一般不会发生缺钙的问题,而交换性铝含量低于1.8cmol/kg的土壤,铝毒亦不明显。酸化土壤中,随着土壤pH值的下降,土壤溶液铝、水溶性铝及吸附态铝等成倍增长,而某些低活性铝的数量呈降低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3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