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逼真性和实在论

被引:1
作者
张志林
机构
[1] 中山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逼真性; 定义; 概念; 指称; 思维形式; 实在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在语义学层面,有两个论题对科学哲学中的实在论具有典型意义([1],[2],[3]): R1:科学理论的命题具有真值。 R2:科学理论的术语具有指称。据此,我把科学哲学中侧重于研究R1的实在论称为真值实在论,把侧重于研究R2的实在论称为指称实在论。由于许多实在论者强调R2是R1的必要条件([4],p.120)或R1是R2的证据([5],p.43),所以研究科学理论的真理性是两类实在论共同的基本任务之一。鉴于断定科学理论真理性的严重困难,实在论者往往以对逼真性的探讨作为补救之策。本文有选择地分析了一些科学哲学家对真理、逼真性和实在论的探讨。分析结果表明,他们的探讨存在着逻辑上的循环、理论上的不严谨或应用上的困难。因此,本文基本上是批判性的。至于怎样提出建设性的主张,乃是笔者希望今后从事的一个研究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客观知识[M]. 上海译文出版社[英]波普尔(Popper,K·R·) 著, 1987
[2]  
猜想与反驳[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英)波普尔(K.R.Popper)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