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水稻二化螟的抗药性测定及对甲胺磷的抗性机制

被引:21
作者
彭宇
陈长琨
韩召军
王荫长
田子华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2] 江苏省植物保护站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博士后
[3] 南京
[4] 南京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二化螟; 甲胺磷; 杀虫单; 抗性机制;
D O I
10.13802/j.cnki.zwbhxb.2001.02.015
中图分类号
S481 [植物化学保护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3龄幼虫点滴法测定了江苏省水稻二化螟对杀虫单和甲胺磷的抗性水平,并就二化螟对甲胺磷产生抗性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淳和徐州二化螟种群对杀虫单已达高抗水平,其它地区也表现为中等抗性。在所测定的6个种群中,苏州种群对甲胺磷处于低抗水平,其它种群为中抗种群。活体增效作用表明,氧化胡椒基丁醚(PBO)对甲胺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磷酸三苯酯(TPP)和顺丁烯酸二乙酸(DEM)的增效作用不明显。对离体解毒酶的研究表明,R种群幼虫多功能氧化酶(MFPO)的O-脱甲基作用的活力比S幼虫高。R幼虫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力与S幼虫无显著差异。以甲胺磷为抑制剂的R幼虫I50是S幼虫的2.52倍。二化螟对甲胺磷的抗性机理可能与MFO的O-脱甲基作用活力增高和AChE的敏感性降低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77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