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适宜性评价过程中模型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5
作者
薛保山
刘刚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土地; 适宜性评价; 模型; 方法; 比较;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07.168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通过对比分析目前土地适宜性评价中普遍采用的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模型方法,得出各自的优势和缺陷,提出在评价过程中应在采用当前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模型方法对评价系统进行最佳拟合。
引用
收藏
页码:3162 / 316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土地开发项目区未利用地地力评价研究——以克拉玛依市2000hm2土地开发项目为例 [J].
李璞 ;
王慎敏 ;
周寅康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02) :754-756
[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 [J].
郭娜 ;
郭科 ;
吴金炉 ;
何勇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626-629
[3]   层次分析法逆序问题及其在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J].
马东辉 ;
郭小东 ;
苏经宇 ;
周锡元 ;
钱稼茹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7, (06) :124-135+165
[4]   主成分聚类分析在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J].
鲍艳 ;
胡振琪 ;
柏玉 ;
郭瑞珊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8) :87-90
[5]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 [J].
宋晓丽 ;
樊俊华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106-109
[6]   回归分析在农用土地分等中的应用 [J].
林小莹 ;
王占岐 ;
殳浩 .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5, (01) :65-69
[7]   定量化土地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 [J].
周勇 ;
田有国 ;
任意 ;
朱海燕 .
生态环境, 2003, (01) :37-41
[8]   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以福建沙县夏茂镇水稻土为主要评价对象 [J].
陈加兵 ;
曾从盛 .
土壤, 2001, (05) :243-246+256
[10]  
土地评价学[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周生路等,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