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转移农民工:乡村弱者维权的行为逻辑——以陕西关中某村为例

被引:2
作者
苏燕平
机构
[1] 西北农业林科技大学
关键词
就地转移农民工; 乡村; 弱者; 行为逻辑;
D O I
10.14071/j.1008-81052010.04.007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就地转移农民工在乡镇企业遭遇权益受损,其维权行为受到传统力量和市场力量双重影响并体现出乡村弱者维权的特有逻辑。就地转移农民工维权空间分两个场域:在企业交易市场中,农民工基于平等的契约关系、"模糊的公正价值"与维护尊严积极维权,但制度的契约合意性、具有伦理色彩的重复博弈和无讼的乡土传统又决定了农民工作为弱者维权不彻底。在更大的乡村场域中,农民工通过闲话、频繁流动等弱者的武器进行消极的不公开的维权,并对乡镇企业维护农民工权益起到积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财政分权理论述评 [J].
董再平 .
当代经济管理, 2009, 31 (09) :1-6
[2]   用脚投票:劳资博弈下民工荒一种解释框架 [J].
欧阳俊 ;
杨正喜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 (02) :131-135
[3]   传统与现代——论农民工维权的综合性特征 [J].
苗瑞凤 .
调研世界, 2009, (04) :10-12+19
[4]   重新认识农民工:弱者的行为逻辑和生存策略 [J].
潘泽泉 .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3) :39-43
[5]   正式契约的第三方实施与权力最优化——对农民工工资纠纷的契约论解释 [J].
杨瑞龙 ;
卢周来 .
经济研究, 2004, (05) :4-12+75
[6]   论经济关系契约化对人自身发展的影响 [J].
吴平魁 .
陕西经贸学院学报, 2002, (05) :79-82
[7]  
弱者的武器.[M].(美) 斯科特 (Scott;J.C.) ; 著.译林出版社.2007,
[8]  
乡土中国.[M].费孝通著;.北京出版社.2005,
[9]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M].翟学伟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0]  
实践与反思.[M].(法)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美)华康德(LoicWacquant)著;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