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造山带型金矿——胶东型金矿的陆内成矿作用

被引:162
作者
翟明国
范宏瑞
杨进辉
苗来成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非造山带型金矿; 陆内成矿作用; 成矿时代; 胶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合了全球有关金矿床的资料 ,Goldfarb和Groves等发表了著名的造山带金矿的论述 ,提出了与造山带有关的金矿在全球范围和从中太古代到整个显生宙的地质时期有广泛的分布和周期性。该类金矿的特点是与变形和变质的中地壳岩块共生 ,特别是在空间上与相应的地壳构造一致。金矿出现在造山带的不同构造部位 ,与不同的金属共生或伴生成矿。胶东作为一个重要的金矿矿集区 ,以不到中国领土面积的 0 .2 % ,而金矿产量占全国的 1 /4。国内一些地质学家也将胶东型金矿划归为造山带型金矿。最近的研究表明 ,胶东矿集区的东界与华北克拉通的东界吻合 ,金矿以华北克拉通变质岩及其有关的侵入岩为控矿围岩。主成矿期成矿时代为 (1 2 0± 1 0 )Ma ,约在不到 1 0Ma的短时限内。成矿物质具有多元性 ,既来自于控矿围岩———花岗片麻岩和变质岩 ,又来自于幔源的岩浆岩 ,特别是与中基性脉岩、偏碱的钙碱性花岗岩的侵入关系密切。除胶东金矿集区之外 ,华北克拉通的边缘和内部普遍含有金矿 ,而且金矿的物质来源、成矿方式、矿产类型、成矿围岩和成矿年龄都是一致的。这种大规模、短时限、高强度的成矿 ,被中国地质学家所重视并称为中生代成矿大爆发或金属异常巨量堆积。深部结构和成分的研究表明 ,华北东部的岩石圈在中生代急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 [1] 区域成矿学.[M].翟裕生等著;.地质出版社.1999,
  • [2] 中国东部地幔置换作用与中新生代岩石圈减薄.[M].郑建平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 [3] 吉林夹皮沟金矿地质与成矿预测.[M].沈保丰等著;.地质出版社.1998,
  • [4] 中国大陆根-柱构造.[M].邓晋福等著;.地质出版社.1996,
  • [5] 中国金矿研究新进展.[M].中国科学院黄金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地震出版社.1994,
  • [6] 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峰期的主要地质效应和形成动力学探讨
    翟明国
    孟庆任
    刘建明
    侯泉林
    胡圣标
    李忠
    张宏福
    刘伟
    邵济安
    朱日祥
    [J]. 地学前缘, 2004, (03) : 285 - 297
  • [7] 华北陆块岩石圈减薄作用:热薄化与机械拉伸的数值模拟研究
    林舸
    Y.H.Zhang
    王岳军
    郭锋
    范蔚茗
    阎义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1) : 8 - 14
  • [8] 内蒙古安家营子金矿与侵入岩的关系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李永刚
    翟明国
    苗来成
    朱嘉伟
    薛良伟
    [J]. 岩石学报, 2003, (04) : 808 - 816
  • [9] 山东幔源岩浆岩的碳-氧和锶-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刘建明
    张宏福
    孙景贵
    叶杰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0) : 921 - 930
  • [10] 燕山典型盆地充填序列及迁移特征:对中生代构造转折的响应
    李忠
    刘少峰
    张金芳
    王清晨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0) : 931 - 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