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野生牧草的引种驯化

被引:4
作者
张川黔,何胜江,宋高翔,熊传刚,罗润庭,汪从华
机构
[1] 贵州农学院,贵州省惠水县畜牧局
关键词
引种驯化,野生豆科牧草,草地;
D O I
10.16213/j.cnki.scjas.1996.04.013
中图分类号
S812.3 [草原类型];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野生牧草具有竞争力和抗逆性强等特点,可用于改良天然草地和提高人工草地的稳定性。因此,对野生豆科牧草进行了野外考察和引种驯化,区域及生产试验。共采集标本360份,引种驯化豆科8个属28种野生牧草,5年内驯化出5个牧草品种。地八角、百脉根、天兰苜蓿主要用于天然草地的补播和人工草地的混播,云南葛藤主用于水土保持、裸露石山的绿化,窄叶野豌豆主要用于绿肥生产。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牧草登记品种集.[M].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
[2]  
牧草学各论.[M].任继周等修订;王 栋原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3]  
绿肥栽培与利用.[M].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4]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M].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编辑;.科学出版社.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