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西天山琼阿乌孜超基性岩体的稀土元素和Sr、Nd同位素研究
被引:14
作者
:
倪守斌,满发胜,陈江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空间科学系
倪守斌,满发胜,陈江峰
机构
: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空间科学系
来源
:
岩石学报
|
1995年
/ 01期
关键词
:
超基性岩,稀土元素,Sr、Nd同位素,岩石成因,西天山,新疆;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对西天山琼阿乌孜超基性岩体和围岩片麻岩作了Sm、Nd、Rb、Sr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的研究,获得岩体的形成年龄为314±19Ma,∑REE约为4.0~7.6μg/g。其主体岩石是由来源于未亏损地幔较高程度熔融而产生的岩浆在结晶分异作用中形成。其岩体的边缘[εNd=-5,(87Sr/86Sr)=0.7055,∑REE=111.56μg/g]同化了围岩[εNd=-16.7,(87Sr/86Sr)i=0.7537,∑REE=196μg/g],并同时发生结晶作用,经历了AFC过程,形成了特有的琼阿鸟孜超基性岩侵入体。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新疆菁布拉克基性超基性岩带的Sm-Nd同位素年龄
倪守斌,满发胜,陈江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倪守斌,满发胜,陈江峰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4,
(03)
: 227
-
231
[2]
新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基本地质特点
王有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
王有标
[J].
新疆地质,
1990,
(04)
: 305
-
320
[3]
新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模式及找矿标志
邓振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
邓振球
[J].
新疆地质,
1990,
(03)
: 193
-
204
[4]
化石、矿物和岩石样品的Sm—Nd同位素实验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银喜
杨杰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
杨杰东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陶仙聪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惠民
[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
(02)
: 297
-
308
[5]
天山托木尔峰地区的地质与古生物[M]. 新疆人民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登山科学考察队主编, 1985
[6]
天山花岗岩地质[M]. 地质出版社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伍城地质调查大队 编, 1985
[7]
地球化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涂光炽 编著, 1984
[8]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 科学出版社 , 黄汲清指导, 1980
←
1
→
共 8 条
[1]
新疆菁布拉克基性超基性岩带的Sm-Nd同位素年龄
倪守斌,满发胜,陈江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倪守斌,满发胜,陈江峰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4,
(03)
: 227
-
231
[2]
新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基本地质特点
王有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
王有标
[J].
新疆地质,
1990,
(04)
: 305
-
320
[3]
新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模式及找矿标志
邓振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
邓振球
[J].
新疆地质,
1990,
(03)
: 193
-
204
[4]
化石、矿物和岩石样品的Sm—Nd同位素实验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银喜
杨杰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
杨杰东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陶仙聪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惠民
[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
(02)
: 297
-
308
[5]
天山托木尔峰地区的地质与古生物[M]. 新疆人民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登山科学考察队主编, 1985
[6]
天山花岗岩地质[M]. 地质出版社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伍城地质调查大队 编, 1985
[7]
地球化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涂光炽 编著, 1984
[8]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 科学出版社 , 黄汲清指导, 198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