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及其环境效益实证研究

被引:5
作者
石晓妹
张燕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能源消费结构; 灰色GM(1.1)模型; 马尔可夫模型; 环境效益;
D O I
10.13537/j.issn.1004-3918.2010.08.030
中图分类号
F426.2 [];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以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能源消费情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灰色GM(1.1)模型和马尔可夫模型对能源消费总量和结构进行预测,并通过分析能源消费结构变化量与污染物排放变化量间的关系,研究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产生的环境效益,为合理制定能源消费政策提供一定的依据.预测结果显示能源消费总量缓慢增长,各能源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转换,能源消费结构出现小幅波动,环境效益主要表现为原煤、原油比重的降低,天然气、其它经加工的二次能源和电力比重的上升对污染物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和废气排放量的减少起到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24 / 10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关联关系的灰色分析方法 [J].
谭艳妮 ;
谭忠富 .
电力学报, 2009, 24 (01) :6-8
[2]   能源消费总量与结构预测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谢乃明 ;
刘思峰 .
工业技术经济, 2009, 28 (01) :46-49
[3]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特征 [J].
马晓微 .
中国能源, 2008, (10) :23-27
[4]  
马尔科夫链在环境质量预测中的应用[J]. 李名升,佟连军,任晓霞.上海环境科学. 2008(01)
[5]  
马尔科夫链在环境质量预测中的应用[J]. 李名升,佟连军,任晓霞.上海环境科学. 2008 (01)
[6]   乌鲁木齐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与采暖季PM10污染相关性分析 [J].
兰国栋 .
干旱环境监测, 2007, (02) :87-91
[7]   城市能源消费结构变动的环境效应探析——以兰州市为例 [J].
赵延德 ;
张慧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7, (02) :327-329+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