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蕨类植物科的区系地理分析

被引:7
作者
蒋道松
陈德懋
周朴华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湖南长沙
[2]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区系地理; 科; 神农架;
D O I
10.13331/j.cnki.jhau.2000.03.005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运用经典的方法 ,从科这一等级上对神农架蕨类植物进行了区系地理学 (包括科、属和种类组成 ,区系起源 ,地理成分特点及其与其他区系之间的关系等 )研究 .结果表明 ,神农架蕨类植物种类十分丰富 ,共有 30 8种 ,隶属 34科、75属 ,其中鳞毛蕨科 (5属 74种 )、水龙骨科 (1 2属 5 3种 )、蹄盖蕨科 (8属 37种 )属种优势明显 ,3科种数共占 5 3.2 % ,代表了该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可作为不同区系相似性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区系起源古老 ,但次生成分突出 ,蕨类植物科演化呈现两极分化 ;地理成分复杂 ,相互交错 ,但以亚热带成分为主 (共有 1 7科、43属、1 80种 ,分别占总科、属、种数的 5 0 % ,5 7.3% ,5 8.4% ) ,温带成分也占有较大的比重 ,还有一定数量的热带成分 ,这表明成分具有多样性并具有热带亲缘性 ,表明神农架地区是南部热带、亚热带与北部温带的过渡地带 ,是联系中国—喜马拉雅和中国—日本区系的桥梁 ,是多种区系成分的集中地和扩散中心或亚中心 ;三大科所占的比例与西南区的相似率大于与华中区的相似率 ,因而可以认为神农架为西南区的东部边缘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鄂西后河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J].
邓友平,陈星球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4, (02) :129-136
[2]   秦岭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及地理分布 [J].
徐养鹏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2, (03) :261-264
[3]   秦岭蕨类植物资料补编 [J].
谢寅堂 .
西北植物研究, 1985, (01) :83-94
[4]   内蒙古蕨类植物初报 [J].
吴庆如 ;
白学良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4, (04) :407-415
[6]   安徽蕨类植物初步研究 [J].
蒋木青 ;
陈仁钧 ;
周树德 .
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1, (01) :66-78
[7]   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与发展 [J].
张宏达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0, (01) :89-98
[8]  
《西藏植物志》的新增补(1).[J].秦仁昌;林尤兴;.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1984, 03
[9]  
《西藏植物志》新增补(2).[J].秦仁昌;林尤兴;.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1984, 05
[10]  
中国植物分类学史.[M].陈德懋 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