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鼠伤寒沙门菌病原学特征研究

被引:4
作者
谢一俊
陈亢川
林成水
机构
[1] 福建省流行病研究所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噬菌体型; 质粒谱; 耐药性; R质粒; 质粒消除; 致病因子; 生物变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了解福建省鼠伤寒沙门菌 (鼠伤寒菌 )的病原学特征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方法 ]采用噬菌体分型、质粒谱分析、耐药性测定、R质粒检测与消除和致病因子检测等方法 ,对福建省 1980 - 1995年间不同地区与来源 (人、动物、食品、外环境等 )的鼠伤寒菌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 ]鼠伤寒菌可分为 2 0个噬菌体型 ,其中 7774与 3774等 7个型是优势型 (89.6 % ) ;并检出 10种质粒 ,可分成 13个质粒谱型 ,6 0 Md质粒是流行性质粒 ,质粒谱 型、 型、 型和 型为优势质粒谱型 (85 .7% )。不同年段与不同来源菌株的噬菌体流行型别组成互不相同 ,从而构成各自特有的流行型别。鼠伤寒菌耐药率逐年大幅度上升 ,耐药谱及多耐菌株亦逐年剧增。氟喹诺酮、头孢菌素和丁胺卡那霉素是治疗严重耐药菌的敏感药物 ;尤其是氟哌酸 ,既可治疗严重耐药菌感染 ,又可一定程度消除耐药性质粒。鼠伤寒菌的多重耐药性主要由 R质粒介导 ;致病因子有内毒素、外毒素和侵袭性 ;生化及抗原变种株也可引起食物中毒、医院感染及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结论 ]噬菌体分型、质粒谱分析、耐药性测定、R质粒、致病因子和生物变种检测等是监测鼠伤寒菌病原学特征的有效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首次从腹泻病人粪便中检出3种鼠伤寒沙门氏菌生物变种 [J].
谢一俊 ;
陈亢川 ;
林成水 .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1998, (04) :11-12
[2]   氟哌酸体外消除鼠伤寒沙门氏菌耐药性质粒的研究 [J].
谢一俊 ;
林成水 ;
董新平 ;
陈亢川 .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8, (05) :77-79
[3]  
福建省鼠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型调查分析[J]. 谢一俊,林成水,陈亢川,陈亮.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6(02)
[4]   简要介绍美国NCCLS药敏试验纸片扩散法法规(续)(1994年12月版) [J].
王辉,陈民钧,徐英春 .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5, (02) :118-124
[5]   20个省市区鼠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分型 [J].
何晓青,刘小玲,杨亮,张梦萍,张淑贞,樊招凤,彭建华,蔡定妍,宋元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4, (03) :136-139
[6]   氟哌酸和黄连素对志贺氏菌耐药性质粒消除研究 [J].
李立津,王哲,胡文芝 .
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4, (01)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