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空间对青少年自我建构的影响研究——以上海市区初中生为例

被引:2
作者
陈群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关键词
第三空间; 青少年; 自我; 互动; 角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5.5 [学生];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网络化的虚拟社会构成了人们生活的第三空间,成为当代青少年获得互动的重要环境。第三空间中的互动使得青少年的自我建构呈现出了多样性、冲突性、现实逃避性等特征,使得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建构出现延缓的倾向。第三空间的新视角对教育的变革提出了挑战,探索网络互动环境中科学的教育观念、教师角色与教育行为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5+34 +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M].陈映芳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2]  
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M].马和民;吴瑞君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  
儿童发展.[M].(美)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  
全球化背景下的网络社会.[M].刘文富等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5]  
社会学.[M].(美)戴维·波普诺(DavidPopenoe)著;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  
西方社会思想史.[M].于海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