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盆地种马场北断裂带基岩潜山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3
作者
李恩重 [1 ]
段心建 [2 ]
付代国 [2 ]
唐永飞 [2 ]
王志江 [3 ]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
[2] 河南油田分公司
[3] 河南石油勘探局地质录井公司
关键词
种马场北断裂带; 基岩; 潜山油气藏; 油气成藏; 勘探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岩古潜山型油气藏是发育在不整合面之下的地层油气藏,往往分布于含油气盆地基底凸起带。在盆地盖层沉积前由于长期暴露地表,产生风化壳和裂缝,为后期油气的聚集提供了有利的场所。焉耆盆地种马场北断裂带经过多期构造演化,形成了向北部凹陷生烃中心逆冲的基岩叠瓦带(古潜山),侏罗系八道湾组烃源岩直接覆盖其上及其前缘,油源充足且保存条件较好;构造带东段基岩为石炭系浅变质岩,中西段为花岗岩,钻探证实石炭系浅变质岩风化壳发育,花岗岩比较破碎或裂缝发育,均可作为良好储层。该带有一定规模资源量,勘探潜力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4+388 +388-38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构造演化动力学 [J].
何登发 ;
况军 ;
吴晓智 ;
周路 ;
唐勇 ;
李伯华 .
中国石油勘探, 2005, (01) :22-33+2
[2]   常规测井识别裂缝在塔河油田中的应用 [J].
赵青 .
新疆地质, 2003, (03) :379-380
[3]   叠合盆地断裂上、下盘油气差异聚集效应及成因机理 [J].
庞雄奇 ;
罗群 ;
姜振学 ;
白国平 ;
王英民 .
地质科学, 2003, (03) :297-306
[4]   不整合面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J].
付广 ;
许泽剑 ;
韩冬玲 ;
纪阵宇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1, (01) :1-4+104
[5]   新疆二叠纪古地理 [J].
韩玉玲 .
新疆地质, 2000, (04) :330-334
[6]   新疆白垩纪古地理 [J].
周守沄 ;
巴哈特汉·苏来曼 .
新疆地质, 2000, (04) :347-351
[7]   新疆侏罗纪古地理 [J].
辛恒广 .
新疆地质, 2000, (04) :342-346
[8]   新疆三叠纪古地理 [J].
李永安 .
新疆地质, 2000, (04) :335-338
[9]   断层在油气运移聚集中的作用 [J].
王顺玉 ;
戴鸿鸣 ;
王廷栋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997, (01) :16-22+3
[10]  
石油地质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张厚福等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