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平台收入的来源与获取机制——基于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的分析

被引:56
作者
谢富胜 [1 ,2 ]
江楠 [2 ]
吴越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平台收入; 商品流通; 资本周转; 数据垄断;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22.01.002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数字时代的商品流通形式发生了巨大变革,数字平台通过收集、处理与分析用户数据,组织并协调了规模极大、范围极广、响应极快的供求匹配网络,促进了商品流通。各类数字平台尽管不直接参与商品价值的生产,但嵌入了各类劳动者所创造价值的实现过程,提高了产业部门的周转速度,从而获取了对产业资本利润的索取权力和巨额的利润让渡收入。上述利润索取权力的实现前提是"数字圈地"与"赢者通吃"两个关键机制,即在新的数字平台模式下,数字平台无偿占有用户数据,并在风投资本的推动下通过纵向一体化与横向加强策略扩张平台规模,凭借平台交易的网络效应与规模效应在流通领域中占据垄断地位,发挥巨大功能,获取巨额收入。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2]   如何理解数字劳动、数字剥削、数字资本?——当代数字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 [J].
孟飞 ;
程榕 .
教学与研究, 2021, (01) :67-80
[3]   要素资本平衡表:一种新的内部资产负债表 [J].
罗福凯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2) :89-99
[4]   现代工业社会的劳动——围绕马克思劳动概念的考察 [J].
肖恩·塞耶斯 ;
周嘉昕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1) :33-41
[5]   包买商制度及其现代应用价值 [J].
林金忠 .
财经研究, 2002, (03) :57-62+80
[6]  
创新、竞争与平台经济[M]. 法律出版社 , 让·梯若尔, 2017
[7]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2004
[8]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2004
[9]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2004
[10]  
美国沃尔玛[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吕一林[编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