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效率、行业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19
作者
唐清泉
卢博科
机构
[1]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大中型工业企业; 工业行业; 创新环境; 创新效率; R&D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承担了绝大多数的国内创新投入和经济发展责任,但该文通过DEA方法的研究结果却与这种期望有很大差异。得到的结论是: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近年来R&D效率提升不明显;行业间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差异较大;多数行业处于投入规模递减阶段。在对R&D效率分析的基础上,采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效率的各因素,研究发现,对提升行业的效率来说,适宜的行业规模、充分的政府资金和金融贷款,以及适中的劳动者素质是有利于R&D效率的提高的;而技术引进和境外投资的增加对R&D效率的提高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87 / 19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工业行业的资源投入与创新效率——基于中国大中型工业部门的研究 [J].
唐清泉 ;
卢博科 ;
袁莹翔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2) :3-17
[3]   政策测量、政策协同演变与经济绩效:基于创新政策的实证研究 [J].
彭纪生 ;
仲为国 ;
孙文祥 .
管理世界, 2008, (09) :25-36
[4]   中国工业R&D产出弹性测算(1993—2002) [J].
吴延兵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69-890
[5]   中国钢铁企业的相对效率与规模效率 [J].
焦国华 ;
江飞涛 ;
陈舸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10) :37-44
[6]   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活动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J].
李习保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8) :13-24
[8]  
中国工业产业创新水平及影响因素——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吴延兵.产业经济评论. 2006(02)
[9]   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转变——大中型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动态分析 [J].
涂正革 ;
肖耿 .
管理世界, 2006, (10) :57-67+81
[10]   中国工业的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1985—2003 [J].
陈勇 ;
唐朱昌 .
经济研究, 2006, (09) :5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