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对赤霉病抗性不同品种的SOD活性

被引:62
作者
王雅平
刘伊强
施磊
潘乃穟
陈章良
机构
[1] 北京大学生物系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生物系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生物系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生物系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生物系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超氧化物歧化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研究对9个赤霉病抗性不同小麦品种采用赤霉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以单花针注法进行了田间和温室抗病性鉴定;测定了各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和盛花期麦穗分别经赤霉病菌毒素和分生孢子接种前后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品种SOD活性与其对赤霉病抗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接种后寄主的SOD活性均有提高,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提高幅度大,且有新的同工酶带出现。抗病品种望水白比感病品种Alondra“S”多出两条SOD同工酶谱带。SOD在小麦抗赤霉病上可能起积极作用,其活性有可能作为鉴定小麦抗赤霉病的一种生理生化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53 / 3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扩展性的遗传研究 [J].
王雅平 ;
王进先 ;
刘伊强 .
作物学报, 1992, (05) :373-379
[2]  
小麦原生质体培养——高频率的细胞团形成和植株再生[J]. 王海波,李向辉,孙勇如,陈炬,朱祯,方仁,王培.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89(08)
[3]   蚕豆叶片发育与衰老过程中超氧物歧化酶活性与丙二醛含量变化 [J].
王根轩 ;
杨成德 ;
梁厚果 .
植物生理学报, 1989, (01) :13-17
[4]  
小麦育种学[M]. 农业出版社 , 吴兆苏编著, 1990
[5]  
Degradation of deoxynival by suspension cultures of the fusarium head blight resistance wheat cultivar Ftontanta. Miller JD,Arnisom PG. 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