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血行播散型与非血行播散型结核累及腹部淋巴结的CT强化表现及其解剖、病理基础
被引:12
作者:
杨志刚
李媛
闵鹏秋
余建群
郭应坤
周翔平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
[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 四川成都
[3] 四川成都
来源:
关键词:
结核;
淋巴结;
腹部;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D O I:
10.13929/j.1003-3289.2005.06.045
中图分类号:
R816.5 [腹部及消化系];
学科分类号:
1001 ;
100105 ;
100207 ;
100602 ;
摘要:
目的 观察血行播散型与非血行播散型结核累及腹部淋巴结的CT强化特征及其优势解剖分布。方法 回顾性观察46例腹部淋巴结结核(其中血行播散型13例、非血行播散型33 例)的CT强化表现(病灶大小、形态、强化类型)及其解剖分布。血行播散型结核合并有肺部粟粒型肺结核。结果 血行播散型与非血行播散型结核常优势地累及网膜、肠系膜、胰周及腹主动脉周围上部淋巴结, 但腹主动脉周围下部淋巴结受累常见于血行播散型结核(69.2%),而少见于非血行播散型结核(6.1%,P<0.01)。血行播散型与非血行播散型结核淋巴结CT强化特征无差别,97%病例淋巴结增大呈周边强化,常伴“多房样”征象。结合上述CT征象,诊断腹部淋巴结结核的正确率90%,敏感度93%,特异度89%。全部血行播散型病例肝脏、脾脏增大,肝脏多数呈均匀密度,而脾脏有散在低密度灶,46%血行播散型病例肾脏有低密度灶。结论 血行播散型与非血行播散型结核累及腹部淋巴结及淋巴结外器官存在一定的优势解剖分布,这与淋巴结结核的感染途径存在一定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27 / 930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