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物候期与热量条件的关系

被引:11
作者
史纪安 [1 ,2 ]
刘玉华 [1 ,2 ]
韩清芳 [2 ]
贾志宽 [2 ]
机构
[1]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物候期; 热量条件;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9.06.023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物候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为紫花苜蓿的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有效积温法探讨了紫花苜蓿各生育阶段的下限温度,利用各生育阶段和各茬次的热量指标分析了7个不同秋眠性紫花苜蓿品种物候期热量条件的变化规律。【结果】(1)秋眠性苜蓿品种巨人201返青晚、开花晚、对温度要求较高;非秋眠性品种超级13R返青早、开花早、对温度要求较低;半秋眠性品种路宝、美国杂交熊、牧歌104和超级阿波罗居中。(2)紫花苜蓿从返青到分枝、从分枝到现蕾、从现蕾到开花、从开花到结荚的温度下限分别为(5.68±0.61),(13.95±1.78),(17.37±2.99)和(21.83±0.95)℃。(3)2004年紫花苜蓿一年刈割了4茬,前3茬在开花期刈割,第4茬在分枝末期刈割。全年刈草≥5℃总有效积温为4 570.91(d.℃),间隔时间236.57 d。其中,第1茬苜蓿从返青到刈草≥5℃的有效积温平均为1 036.21(d.℃),间隔时间为75.57 d;第2茬苜蓿需≥5℃的有效积温平均为1 163.80(d.℃),间隔时间为50 d;第3茬苜蓿需≥5℃的有效积温平均为1 515.50(d.℃),间隔时间为61 d;第4茬苜蓿需≥5℃的有效积温平均为855.40(d.℃),间隔时间为50 d。【结论】气温和紫花苜蓿的物候期关系密切,只有气温≥紫花苜蓿某一发育阶段要求的温度下限值,并且有完成该生育阶段所要求的≥5℃有效积温时,紫花苜蓿才能够顺利地完成该生长阶段的发育过程而进入下一生育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作物发育温度非线性效应Beta模型的特征分析 [J].
吕贞龙 ;
徐寿军 ;
庄恒扬 .
生态学报, 2008, (08) :3737-3743
[2]   作物生长温度效应的非线性模型及其比较研究 [J].
黄冲平 ;
王爱华 ;
胡秉民 .
生物数学学报, 2004, (04) :481-486
[3]   有效积温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 [J].
薛大伟 ;
方茂庭 ;
钱前 .
中国稻米, 2004, (04) :47-48
[4]   乌兰布和沙区紫花苜蓿生长发育模拟研究 [J].
白文明 ;
包雪梅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2) :1605-1609
[5]   青海省环湖地区天然牧草返青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预报 [J].
颜亮东 .
中国农业气象, 1998, (02) :44-47
[6]   紫花苜蓿生育与气象条件的研究 [J].
彭玉梅,崔鲜一 .
内蒙古气象, 1996, (02) :24-26
[7]   典型草原牧草返青的气象条件研究 [J].
杨文义 .
草业科学, 1995, (06) :47-49
[8]   牧草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J].
徐德源 ;
黄敬锋 ;
王淑民 ;
李星华 ;
林柯 .
气象, 1993, (04) :8-11
[9]   苜蓿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与温度和水分的关系(译述) [J].
郎炳耀 .
内蒙古草业, 1990, (02) :76-80
[10]   水稻计算机模拟模型及其应用之一 水稻钟模型——水稻发育动态的计算机模型 [J].
高亮之 ;
金之庆 ;
黄耀 ;
张立中 .
中国农业气象, 1989, (03)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