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败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被引:34
作者
李祥义
邓景扬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关键词
雄性败育; 不育株; 药室; 花药; 花粉母细胞; 小孢子母细胞; 太谷核不育小麦; 细胞形态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总结了由 Tal 基因控制的太谷核不育小麦的败育特点;描述了从造孢细胞一直到单核花粉期的多种退化现象:花粉母细胞早期衰退,减数分裂不正常,生长发育不整齐,几种败育现象并存于一朵小花乃至一个花药之中。不论败育早晚,形态各异,其特点都是在很短时间之内就急剧而彻底地解体,最后药室空空,仅剩下两层空肥化的药壁。作者从同一花药的不同药室内小孢子退化有早有晚的观察中,证实绒毡层组织不合时宜的提前解体对加速小孢子退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相反,中层组织在绒毡层崩溃后、小孢子退化时一般仍然保持着完整的组织结构。组化测定结果表明,核糖核酸等含量显著高于可育株,说明它可能贮存或利用了来自药隔维管束的本来有限的营养物质,没有向绒毡层正常输送,从而加速绒毡层的崩溃。另一方面证实了正常植株的中层组织确实起着花药营养组织的作用。花药维管系统不健全及其生活细胞早期畸变说明:Tal 基因不仅在育性细胞内表达,在雄蕊体细胞组织也起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56+217 +217-21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小麦显性雄性不育基因的发现与利用——太谷不育小麦鉴定总结 [J].
邓景扬 ;
高忠丽 .
作物学报, 1980, (02) :85-98
[3]   ANATOMY AND CYTOLOGY OF MICROSPOROGENESIS IN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ANGIOSPERMS [J].
LASER, KD ;
LERSTEN, NR .
BOTANICAL REVIEW, 1972, 38 (03) :425-&
[4]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J] . John R. Edwardson.The Botanical Review . 197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