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对循经低阻线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14
作者
:
王仲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河北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河北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王仲涛
吴淑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河北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河北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吴淑兰
曹玉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河北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河北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曹玉纯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祝总骧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瑞民
机构
:
[1]
河北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河北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河北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来源
:
针刺研究
|
1987年
/ 01期
关键词
:
循经;
对照区;
实验区;
标准区;
低阻;
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末梢;
形态学;
D O I
:
10.13702/j.1000-0607.1987.01.012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已有研究证明正常人与患者都存在循经低阻线。动物实验也证明大鼠体表和人类相似,其特征是该线上各点的阻抗都较两侧皮肤为低,而且可用其它生物物理学方法加以验证。有人应用普通组织学方法证明循经低阻线皮肤中神经束的数目显著多于对照区。为了进一步研究循经低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5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