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语境下的合同效力:理论与实践

被引:43
作者
崔建远 [1 ]
吴光荣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2] 国家法官学院
关键词
合同效力; 当事人; 合同拘束力; 契约; 报批义务; 合同部分无效; 有效要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6 [合同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正>合同效力是合同法的核心问题之一。自1949年至今,我国的合同效力制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总的趋势是,意思自治原则越来越发挥出实际效能,公序良俗原则越来越定位合理,鼓励交易原则越来越落到实处,无效合同的范围逐渐缩小,合同的效力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富有弹性,从最初较为简单的有效·无效二分法,发展到目前的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未生效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合同效力制度的演变 [J].
崔建远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7, (02) :27-36+40
[2]   论合同的法律约束力与效力及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J].
赵旭东 .
中国法学, 2000, (01) :81-86
[3]  
合同效力研究[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刘贵祥, 2012
[4]  
合同法总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崔建远, 2008
[5]  
德国民法通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 拉伦茨, 2003
[6]  
德国民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DieterMedicus)著, 2000
[7]  
民法总则. 王泽鉴. 三民书局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