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公共物品理论的破与立——兼论后公共物品时代的政府职能定位理论

被引:23
作者
刘太刚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共物品; 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 需求溢出; 政府职能;
D O I
10.16365/j.cnki.11-4054/d.2011.03.004
中图分类号
F062.6 [公共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对于公共物品的界定,西方学者见仁见智,而国内学者大多以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作为公共物品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本文否定了物品(包括服务)存在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进而否定了以物品的客观属性来界定公共物品的传统公共物品理论,主张以需求溢出理论作为后公共物品时代的政府职能定位理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公共物品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公共物品理论文献综述 [J].
沈满洪 ;
谢慧明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39 (06) :133-144
[3]  
公共物品论——概念的解析延拓[J]. 庞绍堂.公共管理高层论坛. 2007(01)
[4]   试论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责任:公共物品理论的视角 [J].
程化琴 .
江苏高教, 2006, (03) :47-49
[5]   公共物品、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教育 [J].
郑秉文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 (12) :73-78
[6]   从客观属性到宪政决策──论“公共物品”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J].
臧旭恒 ;
曲创 .
山东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2) :37-44
[7]  
民主财政论[M]. 商务印书馆[美]布坎南(Buchanan,James M·) 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