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制度距离对我国向中东和北非出口贸易影响研究

被引:10
作者
王晓宇 [1 ,2 ]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
制度距离; 中东和北非; 引力模型; 货物贸易; 出口潜力;
D O I
10.13680/j.cnki.ibr.2020.01.002
中图分类号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东和北非国家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该地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迥异,在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方面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全球治理指数和经济自由度指数相关数据,分别计算出我国与中东和北非地区24国的政治制度距离和经济制度距离,并采用2007~2016年我国对该地区的出口贸易数据,借助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双边制度距离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出口潜力情况。结果发现,我国与中东和北非国家政治制度距离和经济制度距离均存在临界值;只有当制度距离超过临界值时才会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产生负向影响。通过贸易潜力测算发现,我国对中东和北非部分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巨大。最后,就如何减少双边制度差异提出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与中东“语言互通”贸易价值研究与人才培养启示 [J].
杨言洪 ;
王晓宇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06) :57-65
[2]   中国对APEC成员的出口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检验 [J].
李俊久 ;
丘俭裕 .
亚太经济, 2017, (06) :5-13
[3]   “一带一路”下的中国中东战略 [J].
牛新春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7, 34 (04) :32-58
[4]   “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及防范 [J].
吴艳文 .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7, 30 (04) :75-80
[5]   多维距离视角下的“一带一路”构建——空间、经济、文化与制度 [J].
李文宇 ;
刘洪铎 .
国际经贸探索, 2016, 32 (06) :99-112
[7]   文化、地理与制度三重距离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的经验数据 [J].
万伦来 ;
高翔 .
国际经贸探索, 2014, 30 (05) :39-48
[8]   制度距离与跨国收入差距 [J].
黄新飞 ;
舒元 ;
徐裕敏 .
经济研究, 2013, 48 (09) :4-16
[9]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深度一体化——制度环境与制度距离的视角 [J].
胡超 ;
王新哲 .
国际经贸探索, 2012, 28 (03) :77-87
[10]   制度距离对我国外向FDI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J].
郭苏文 ;
黄汉民 .
国际经贸探索, 2010, 26 (11) :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