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源区与下游地区沙尘期间气溶胶光学特性分析

被引:10
作者
于兴娜 [1 ,2 ]
张慧娟 [3 ]
登增然登 [4 ]
德庆央宗 [5 ]
康娜 [1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3] 湖北省孝感市气象台
[4]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拉孜县气象局
[5]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察隅县气象局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沙尘; 气溶胶; 长距离传输; 光学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了解沙尘传输过程中气溶胶粒子光学性质的变化,利用2001—2008年中国北方4个站点沙尘期间的数据资料,比较分析了沙尘源区与下游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沙尘期间大量粗粒子对总消光具有强烈贡献,沙尘源区和下游地区粗粒子消光分别占总消光的85.2%和65.8%。沙尘期间沙尘源区与下游地区均表现出较高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而源区的Angstrom波长指数明显低于下游地区,当沙尘暴出现时会下降到零甚至负值。沙尘源区与下游区气溶胶体积尺度谱以粗模态峰为主模态峰。在波长440~1 020nm时,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随波长增大而增大,源区与下游地区的单次散射反照率分别达到0.95和0.92。沙尘源区气溶胶的不对称因子大于下游地区,4个波段的平均不对称因子分别为0.73和0.70。
引用
收藏
页码:1710 / 17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近几年沙尘天气对中国北方环保重点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影响 [J].
冯鑫媛 ;
王式功 ;
杨德保 ;
尚可政 .
中国沙漠, 2011, 31 (03) :735-740
[2]   河西春季沙尘气溶胶粒子散射特性的初步研究 [J].
田磊 ;
张武 ;
史晋森 ;
黄建平 ;
宋松涛 ;
丁晓东 ;
闭建荣 ;
曹贤杰 ;
张镭 .
高原气象 , 2010, (04) :1050-1057
[3]   大连地区一次沙尘过程的激光雷达观测研究 [J].
黄艇 ;
宋煜 ;
胡文东 ;
郭本军 .
中国沙漠, 2010, 30 (04) :983-988
[4]   2007年春季沙尘暴对辽宁中部城市群空气质量的影响 [J].
周德平 ;
王扬锋 ;
洪也 ;
刘宁微 .
中国沙漠, 2010, 30 (04) :976-982
[5]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大气气溶胶散射特征研究 [J].
陆辉 ;
魏文寿 ;
刘明哲 ;
高卫东 ;
王敏仲 .
中国沙漠, 2010, 30 (03) :660-667
[6]   甘肃河西地区大气沙尘成分及影响分析 [J].
贾晓鹏 ;
王海兵 .
中国沙漠, 2009, 29 (01) :156-161
[7]   半干旱区气溶胶散射特性研究 [J].
章秋英 ;
牛生杰 ;
沈建国 ;
王英舜 ;
武魁 ;
王敏 ;
张凯霞 .
中国沙漠, 2008, (04) :755-761
[8]   中国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与Angstrom参数联网观测(2004-08~2004-12) [J].
王跃思 ;
辛金元 ;
李占清 ;
王普才 ;
王式功 ;
温天雪 ;
孙扬 .
环境科学, 2006, (09) :1703-1711
[9]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的沙尘气溶胶观测研究 [J].
延昊 ;
矫梅燕 ;
毕宝贵 ;
章澄昌 .
中国沙漠, 2006, (03) :389-393
[10]   典型干旱区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及粒度谱分布的初步分析 [J].
姚济敏 ;
张文煜 ;
袁九毅 ;
高晓清 ;
谷良雷 .
中国沙漠, 2006, (01) :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