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体针与传统针刺对卒中后足下垂的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9
作者
张宁 [1 ]
高敏 [2 ]
机构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 哈尔滨医科大学
关键词
脑卒中; 足下垂; 康复训练; 电体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2 [外科、针刺麻醉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电体针与传统针刺对卒中后足下垂的疗效对比。方法: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成针刺组和电体针组,每组20例,针刺组采用中医传统配穴原则治疗,电体针组采用神经刺激原则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改良Ashworth量表、MMT肌力量表、ADL评分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胫前肌肌力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前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的改良Ashworth评定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8周开始两组患者的改良Ashworth评定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体针等综合运用对脑卒中后足下垂进行长时间的系统、规范、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有助于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电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 [J].
张淑杰 ;
高维滨 .
针灸临床杂志, 2006, (11) :36-37+63
[2]   神经网络重建仪矫治偏瘫患者足下垂 [J].
杨晓欣 ;
孙颖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07) :1227-1227
[3]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腕、踝关节异常运动模式的临床研究 [J].
王秀汝 ;
赵文汝 ;
刘金敬 ;
霍速 ;
孙丽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4, (02) :28-30
[4]   肉毒毒素治疗偏瘫后痉挛性足下垂及足内翻 [J].
张淑云 ;
张通 .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2, (04) :264-267
[5]  
康复医学.[M].南登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6]  
实用神经病学.[M].史玉泉;周孝达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7]  
偏瘫的现代评价与治疗.[M].汪立等编;王茂斌主编;.华夏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