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

被引:13
作者
陶永亮
李旭超
赵雪娇
机构
[1] 浙江大学
关键词
空间集聚; 经济增长; 威廉姆森假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采用中国286个地级城市2003——2011年的数据,通过构建两种不同的集聚指标,对城市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机制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第一,空间集聚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效应,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集聚促进增长,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减弱,特别的,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57万元之后,进一步的集聚会对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第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科研人员占总人口比重增加、移动电话普及率提高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都会削弱集聚对增长的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威廉姆森假说: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域数据门槛回归的实证研究 [J].
徐盈之 ;
彭欢欢 ;
刘修岩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 (04) :95-102
[2]   建设用地使用权跨区域再配置: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J].
陆铭 .
世界经济, 2011, 34 (01) :107-125
[3]   经济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 [J].
杨扬 ;
余壮雄 ;
舒元 .
当代经济科学, 2010, 32 (05) :113-118+128
[4]   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 [J].
范剑勇 .
经济研究, 2006, (11) :72-81
[5]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的基本判断及思考 [J].
常修泽 .
改革, 2002, (04) :5-16
[6]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M]. 南开大学出版社 , 魏埙等编著, 2001
[7]  
IDENTIFYING THE SOURCES OF LOCAL PRODUCTIVITY GROWTH[J] . FedericoCingano,FabianoSchivardi.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 2010 (4)
[8]  
Agglomeration and growth: Cross-country evidence[J] . Marius Brülhart,Federica Sbergami.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 2008 (1)
[9]   Sectoral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a panel of European regions [J].
Bruelhart, Marius ;
Mathys, Nicole A. .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08, 38 (04) :348-362
[10]  
Market potential a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Finnish regions[J] . Gianmarco I.P. Ottaviano,Dino Pinelli.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 200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