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粒子探测器研究

被引:9
作者
卜令兵
单坤玲
黄兴友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关键词
散射; 云粒子; 米氏理论; 散射能量; 散射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7 [大气遥感]; TN249 [激光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1404 ; 0803 ; 080401 ; 080901 ;
摘要
介绍了米氏(Mie)散射理论,设计了基于米氏散射理论的云粒子探测器。该探测器使用685nm的二极管激光器照亮敏感区域的云滴粒子。光学接收部分分为前向散射和后向散射两部分,前向散射接收云粒子立体角在4°12°的散射而后向散射接收126°134°之间的能量。根据前向散射信号的强度可以确定云滴粒子尺寸,云粒子尺寸确定后,可以利用前向散射和后向散射的比值推断被测云粒子的相态。利用米氏散射理论计算了云粒子散射能量强度随粒子尺寸的变化和前、后向散射能量比随云粒子折射率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16 / 21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A model for aerosol mass concentration using an optical particle counter[J]. 顾芳,杨娟,保民,贺安之.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08(03)
[2]   基于平均质量的悬浮颗粒物的质量密度算法 [J].
顾芳 ;
杨娟 ;
卞保民 ;
贺安之 .
光学学报, 2007, (09) :1706-1710
[3]   双散射角光学粒子计数器测量气溶胶折射率的新方法研究 [J].
李学彬 ;
徐青山 ;
胡欢陵 .
光学学报, 2007, (03) :391-394
[4]   层状冷云人工增雨可播性实时识别技术研究 [J].
陶树旺 ;
刘卫国 ;
李念童 ;
王广河 ;
周毓荃 ;
胡志晋 .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S1) :14-22
[5]  
Aircraft measurements of microphysical properties of subvisible cirrus in the tropical tropopause layer[J] . Lawson R. P.,Pilson B.,Baker B.,Mo Q.,Jensen E.,Pfister L.,Bui P..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 2008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