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大宁河春季水华藻类分布及影响因子

被引:11
作者
洪尚波
吴光应
万丹
付道林
机构
[1] 重庆市巫山县环境监测站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浮游藻类; 水华; 藻类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2 [水质监测];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摘要
以三峡水库支流大宁河2010年3月中旬的水华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浮游藻类分布规律,并探讨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容易暴发水华的库湾开阔地带之外,狭窄的峡谷地带亦会暴发严重水华,并且持续时间更长;河口区域的浮游藻类则表现出比其他区域更好的群落稳定性和生物均匀性。在此次水华的前、中期,浮游藻类的群落稳定性随生物量增大而降低;后期则随其增大而增加。通过对样品的定量分析,共鉴定浮游藻类7门24属,主要为绿藻和甲藻,第一优势种为拟多甲藻,占到总藻类的38%,其次为小球藻和衣藻。观察到藻类群体有垂直迁移现象,可能因藻类有趋光性所致。拟多甲藻水华的暴发会降低水体氮磷比,而随着水华的消退,水体氮磷比会较迅速地恢复到一个较高水平。在水华前期,总磷与浮游藻类群落稳定性呈现高度负相关,在中、后期其相关性减弱。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藻类生物学评价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J].
刘宇 ;
沈建忠 .
水利渔业, 2008, (04) :5-7
[2]   三峡水库支流回水河段氮磷负荷与干流的逆向影响 [J].
罗专溪 ;
朱波 ;
郑丙辉 ;
张远 .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02) :208-212
[3]   湖泊富营养化的藻类生物学评价与治理研究进展 [J].
况琪军 ;
马沛明 ;
胡征宇 ;
周广杰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5, (02) :87-91
[4]   太湖梅梁湾藻类及相关环境因子逐步回归统计和蓝藻水华的初步预测 [J].
陈宇炜 ;
秦伯强 ;
高锡云 .
湖泊科学, 2001, (01) :63-71
[5]  
SPSS 15.0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刘大海,李宁,晁阳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6]  
环境数据统计分析基础.[M].程子峰;徐富春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7]  
淡水微型生物图谱.[M].周凤霞;陈剑虹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8]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魏复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9]  
高级水生生物学.[M].刘建康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
[10]  
微型生物监测新技术.[M].沈韫芬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