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土地坡度构成及垦殖率地域分异研究

被引:4
作者
彭文英
张科利
刘莉
卫海燕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关键词
地面坡度; 陡坡耕地; 垦殖率;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1.04.009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地坡度构成和土地开垦情况是影响土壤侵蚀强度的重要方面。利用 GIS方法对黄土高原土地资源进行分析 ,探讨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确定黄土高原县域不同坡度级的土地面积比例、耕地面积比例和垦殖率及其空间分布。研究表明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和耕地≥ 15°和≥ 2 5°比例较大的县主要集中在黄河中游几条支流流域和六盘山及以西地区。在这些地区 ,≥ 15°陡坡地的垦殖率在 0 .1以上 ,有些地区达 0 .5 ,是黄土高原陡坡耕地主要集中区 ,也是侵蚀严重的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陕北黄土高原陡坡耕地土壤侵蚀变异的空间格局 [J].
李勇 ;
张建辉 ;
杨俊诚 ;
夏侯国风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0, (04) :17-21
[2]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及其发展思路 [J].
王文善 .
中国水土保持, 2000, (08) :22-23
[3]   黄土高原人为加速侵蚀与全球变化 [J].
唐克丽 ;
张科利 ;
刘元保 ;
王斌科 ;
查轩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2, (02) :88-96
[4]  
中国黄土高原地区耕地坡度分级数据集[M]. 海洋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