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施氮方式对不同专用小麦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107
作者
:
霍中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
霍中洋
葛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
葛鑫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洪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戴其根
许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
许轲
龚振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
龚振恺
机构
:
[1]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
来源
:
作物学报
|
2004年
/ 05期
关键词
:
施氮方式;
专用小麦;
氮素吸收;
氮肥利用率;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
0901 ;
摘要
:
以两类不同专用小麦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基追比和追氮时期对其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强筋小麦济南 17在生育中后期吸氮强度、氮素的转运效率和转运氮的贡献率 ,以及相同处理的蛋白质产量、氮肥利用率和氮素吸收效率均高于中筋小麦陕农 2 2 9。在本试验中 ,济南 17以施氮量为 2 6 2 5~ 32 8 1kg hm2 、追肥分拔节和始花两次施用 (2 5 %∶2 5 % )的氮肥运筹方式可以获得较高的蛋白质产量、成熟期总氮积累量和氮肥利用率 ;而陕农 2 2 9以施氮量为 196 9~ 2 6 2 5kg hm2 、拔节期追氮比例为 4 0 %~ 6 0 %的施氮方式较为适宜
引用
收藏
页码:449 / 454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